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科专栏
学科专栏

让书籍带我们去远方 ——蚌埠铁中高二年级师生寒假“智慧阅读伴成长”活动剪影

发布时间:2022-06-04 21:56阅读次数:

让书籍带我们去远方

——蚌埠铁中高二年级师生寒假“智慧阅读伴成长”活动剪影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听闻远方有你

不必跋涉千里

读书则曰卧游

山川如指掌

古今似对面

我吹过你吹过的风

这算不算相拥

我走过你走过的路

这算不算相逢

 新春添寒锦,腊梅染春晖。牵手书香路,氤氲共读情。谨防时疫久居家,不觉户外柳发芽。身锁家中心系国,饱读诗书气自华。今年的寒假,铁中师生虽然未能踏足远方,无法探访名山大川,但,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阅读,就是一场师生共读的心灵之旅,在每一个美好思想前停留,在每一个经典真理前驻足。蚌埠铁中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寒假共读《阿Q正传》《玩偶之家》,一个人静心地读,一群人抱团读。总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阿Q正传》

clip_image002.jpg

推荐理由·集体人格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阿Q,一个中国人的自白!

 一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传世,它至少要做到两点。第一忠实地反应了作者所处的时代风貌;第二有普世的价值,后世能从中得到精神的慰藉。《阿Q正传》就是这样一篇小说,它不仅是一部反映辛亥革命后中国状况的小说,更是一篇寓言故事,而这篇寓言的主人公就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你我。
       
Q,集体人格或者说是国民性格的一种真实展现,一个卑微渺小的人物,但却是一个巨大的名字。不说“伟大”而说“巨大”,是因为这个小人物的确称不上伟大,但这个名字的历史的和美学的涵容量却真是巨大得无比,我们想不出世界任何一个文学人物能有阿Q那样巨大的概括性,把几亿人都涵盖进去。几乎每个中国人,你,我,他,都有阿Q的灵魂的因子。阿Q是一个“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的奴隶,比“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奴隶更可悲。做不稳,就要挣扎。他的挣扎当然不可能有过五关、斩六将或爬雪山、过草地那样的英雄事业,但作为一个小人物,他的一生也够悲壮的了。使阿Q的一生焕发悲壮的光采的是,他不仅呈现了清末民初的一个普通百姓的灵魂,几千年来成群而生、成群而死的默默的生长和枯死的灵魂;更是藉着这个灵魂的勾勒,多方面地国民性的痼疾爆了光。愚昧的年代已经过去,无知的人却还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将责备都归于时代,归于个人却又心有不忍,总觉不该。一个群体的劣根性,不是一个人决定,却是一个人一个人组成,我们生而为人,将自己的精神价值与生活方式习惯化,不知不觉,一个民族的集体人格被汇集,被产生。倒也庆幸,虽说一些东西难以根除,但在减少,在改变,在改善……

悦读越雅|陌上花开缓缓归

 慢品人间烟火色,细览诗书岁月长。书中藏乾坤,阅读启智慧。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倾心细读,或一笑看过,或反复品赏,芬芳盈口,满心余香……


clip_image004.jpg
左申珍老师

每当情不自禁唱起《万疆》这首歌时,幸福感油然而生。深深感怀我们何其有幸,生于你——伟大强盛的祖国温暖怀抱。你以“仁爱”为千年不灭的信仰,挺起难同当福共享的脊梁,让华夏崭露锋芒。这承“仁爱”一脉血流淌的华夏民族,披荆斩棘,勇往直前。仁爱”中流淌的是那勇敢,勇敢中透着的是那乐观,乐观中彰显的是那坚定。

“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这群阿Q们平躺于自我慰藉的虚幻世界里飘飘然。“仁爱”注入了冷漠的隔阂,勇敢包装了怯懦的本性,乐观掩饰了卑微的灵魂。精神胜利法成为像阿Q一样的子民们逃避现实中失败的一块既脏又破的遮羞布。每每读《阿Q正传》,我的心在泣血,我的眼里只有泪。我愤慨,我呐喊……

                                                                                                                                                                                               ——节选自左申珍读后感《幸生于你怀,万疆以仁爱》 


clip_image006.jpg
刘冬青老师

或许是看电影事件给鲁迅先生带来的影响,中国那一群麻木不仁、残忍而不自知的看客,鲁迅先生在他们身上向来不吝啬笔墨。将祥林嫂打磨成眼珠间或一轮的木头的鲁镇人;将孔乙己当做下酒笑料的短衣帮,都是如此。那种被看客生吞活剥的窒息感,那种被游街示众的惶惶,那种初悟到自己要被杀头的天旋地晕……仿佛我也坐在那囚车上,看着白衣黑字的阿Q道了半句“过了二十年还是……”;仿佛我也站在那法场上,感到晕眩不已,一句“救命”哽在喉头竟不得呼;仿佛我也裹挟在那人群里,听得如狼似虎的看客抱怨着“枪毙没有杀头好看”“这车囚犯没人唱戏,真没意思”。一时震撼至极,我竟也无言凝声,至此再写不下一个字。剥皮抽筋,咀嚼血肉,钝且锋利,不远不近。

 之前,我在想鲁迅的《阿Q正传》, 罗伯特·泽米吉斯的《阿甘正传》, 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名字是如此相像,如此让人容易混淆,看过才发现,原来,截然不同的故事与情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深有感触或同感,又怎么可能轻易混淆。但,有一感触,我们个人或堕落,或努力,或自由,或悲哀,或死亡,竟只是一个没有全名,只被人偶尔记得的故事......

——节选自刘冬青读后感《阿Q,一个中国人的自白

clip_image008.jpg
曹伟平老师

“精神胜利法”是提升幸福的“加特林”。阿Q无论有钱没钱都会跑到酒铺去喝上一两碗酒,不管打与被打他都不会改了他这个习惯。有一次他招惹了一个叫王胡的人,王胡打了他以后说这不是儿子打老子,而是人打畜生。阿Q连连答应,可走了以后他又说这是儿子打老子,其实这种精神胜利法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它可以使人整天笑口常开,提升幸福指数。但是他会慢慢的让阿Q走向欺软怕硬的人生态度,在阿Q看到一个小尼姑下山来买糕点时,阿Q就上去调戏尼姑并且打了她一顿解气。当时那个小尼姑气愤地跑了,并且骂了他几句。他那个时候反倒不气愤了,反而在哈哈大笑。其实在这个时候阿Q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他觉得他自己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其实这是他精神扭曲后的另一种平衡。但这种平衡远不及它原来所属的平衡。欺软怕硬,这一点是要不得的。

       人生在世,需要和解的东西太多,一味寻愁觅恨,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就会陷入到无休止的斗争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找到说服自己内心的理由,哈哈一笑,又能失去什么呢?正如昔日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骂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可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节选自曹伟平读后感《“精神胜利法”,胜利!》


clip_image010.jpg
孙娜老师

 时隔多年,当我们再次含英咀华,与鲁迅先生神交,仍能触碰到文字背后先生炽热的精神温度,那种在看重“外界的使命”前提下发生的“对于自己的使命”的推崇。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阿Q……一个个经典形象,一幕幕人生悲剧,讲述的是身边的悲欢,反映的是社会的现象,讨论的是关乎人生的一般问题。当读到《阿Q正传》,谁能坦然地说我们身体里面没有一个阿Q?那是理想遭受现实撕扯后的痛苦,也是人性面临绝望时的最后一点光亮。阿Q给读者留下的问题,不是怎样死去,而是如何存活。

 孙绍振教授曾评价,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第一个以喜剧来写被冤而死的悲剧性死亡。阿Q被绑赴刑场,还一心想着出风头,好像英雄慷慨赴义似的。他没有痛苦、愤懑甚至抗争,而是为圈圈画得不圆而遗憾,为没有唱出好戏而失落。由此产生的怪异之感、不和谐之感,正是形成喜剧效果的基础。把生活中的悲剧当成喜剧来写,这是鲁迅不同凡响之处,他的想象没有被文学史上悲剧优势所束缚,而是遵循着喜剧性的歪曲逻辑自由地飞翔。

——节选自孙娜读后感《走出“偏枯”境地

 

阅读越乐|阅读感悟溢香浓

读书之美,美在感悟,读书之美,美在积累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每读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clip_image012.jpg

 从优胜纪略到大团圆,都在无形中描述着阿Q这种“精神胜利法”民族精神的劣根性。他每每与人打架,若对于比他强的人,并在形式上被他们打败之后,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他便心满意足的走了,甚至于认为成为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是值得骄傲的事情。阿Q以如是等等所谓的“妙法”克服怨敌后又成了无事人,继续喝酒睡觉;当长衫人士让他画圆圈时,阿Q使出平生的力气画一个圆圈结果也不尽人意。在他一番自我安慰一下——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然后便释然了。自我救赎本就是治愈自己的过程,阿Q无疑是有他积极的一面知道化解自己的劣势。有人说,几乎所有人都会通过自我鼓励的方式来减少焦虑感和失败感。正如卡耐基所说“快乐的诀窍就是,如果你不快乐,那就微笑,假装自己很快乐。”但当这种精神胜利法被滥用,且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时,这就是消极的。长期以来这种方式就会形成习惯,从而一步步失去自我的过程。这种病态的精神,来源于社会的压迫与剥削,所谓精神胜利法也是民族衰败的根源。

——高二(1)班高瑾读后感《荒谬与可笑》(节选)

clip_image014.jpg

       封建社会固然是阿Q这悲惨一生的有力推手,但这其中阿Q自身的因素同样无法忽视。假使他不是自甘堕落而是勇于抵抗;假使他不是盲目冲动而是脚踏实地,我相信也不会是如此悲惨的结局。所以说,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样麻痹自己是绝对不可取的行为。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挫折与险阻,但“争斗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向真理的桥梁”。面对困难我们一定要拿出应对的勇气,而不是像阿Q那样消极和沉沦。在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里,我们要更好的学习新知识,与社会共同进步,追寻更好的自己。

——高二(2)班陈俊杰读后感《走向精神的死亡之路》(节选)

 

clip_image016.jpg

 Q这一人物是极具嘲讽意味的,他鞭策着人们的思想,从旧社会到当今社会,不曾松懈。当代青少年有着“佛系”这一心态,并因此沾沾自喜,可是这何尝不是一种逃避的心态呢?我们应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我希望阿Q这一人物能给当代青少年们危机感,让青少年认识到“十年饮冰,难燃热血”,本是朝气蓬勃的少年人,不因“佛系”逃避,要热血奋斗,让祖国十步香草,繁荣昌盛。

——高二(7)班余翠翠读后感《用微笑着的冷漠去面对人生》(节选)

 

clip_image018.jpg

 精神层面的产物与社会地位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关系,若是中国民众都沉溺于自欺欺人,活在精神胜利法中,那么整个中国必将颓废衰败。正如尼采所言“悲观主义是颓废的表现,乐观主义是肤浅的象征,悲观的乐观主义才是强者的态度“。唯有不卑不亢,在平凡中坚持追求,在屈辱里不失倔强,才是真正的精神觉醒。追求该追求的,觉醒该觉醒的。鲁迅先生笔下黑暗时代已经落幕,新时代正在启航,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都应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冲劲,活出强者之风采,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才是真正的精神胜利法。

    ——高二(8)班赵俊翔读后感《精神及之   价值成之》(节选)

 

《玩偶之家》
clip_image020.jpg

推荐理由·破茧成蝶

《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一部三幕戏剧,也是易卜生的代表作,曾被比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易卜生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甚至一度让《新青年》为他特别出版了一个“易卜生专号”。五四运动期间,热血的五四青年将易卜生的戏剧奉为救国良药,《玩偶之家》便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同样主人公娜拉在全世界也都很有名气,有名到什么地步,甚至现在还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易卜生比他的祖国挪威更有名,而娜拉则比创作她的易卜生更有名。
      
有西方文学史家评论,《玩偶之家》结尾娜拉出走时“楼下砰的一响传来关大门的声音”,与拿破仑战争的枪炮声一样,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历史进程。

悦读越雅|悦己充实愈丰盈

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诗意人生。读书、阅己、充实、丰盈……

clip_image022.jpg
牛春玲老师

“女人觉醒的速度很慢,但她们一旦被唤醒,她们一旦下定决心,世上和天上的任何东西都不会让女人屈服。”202111 月 ,亚裔女性吴弭当选美国波士顿市长,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女市长。这是可喜可贺的成果。历史上,为了平等,女性付出过生命代价。18世纪50年代的蓝袜社,女性与贵族圈里的社会规范斗争;1792年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作《女权辩护》,发出女性独立的呼喊;20世纪初的“白羽运动”,让人们看到女性的力量……女性主义运动从一战时潘克赫斯特领导的第一波开始,直到今天已经是第四波女性主义运动,是由社交媒体推动的全球女权主义浪潮。如果我们无所作为,那么要等上75年,才会期待有男女同工同酬;如果我们无所作为,那么要直到2086年,才会让所有非洲女童接受中等教育。性别平等不只是女性的问题,正如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的演讲所言:“我不挺身,更待何人;此时无为,更待何时。”

      ——节选自牛春玲读后感《每个人都是破局者 

 

clip_image024.jpg
杨冉冉老师

 打破不平等的资产阶级家庭关系,解放妇女,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这就是剧本的基本主题思想。有人把《玩偶之家》 比作“妇女独立的宣言书”,妇女解放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组成部分,革命导师历来就十分重视妇女问题。列宁为“国际妇女节”亲自写文章,指出:“女工运动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妇女获得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而不仅是形式上的平等。”毛主席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写过题词,号召妇女:“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易卜生在他的剧作中表现了对妇女命运的关心, 提出妇女解放问题, 是具有重大历史进步意义的。
                                                                                                                                                                             ——节选自杨冉冉读后感《出逃的玩偶——从女性视角看<玩偶之家>


阅读越乐|研精覃思无止境


      爱上阅读,遇见幸福。在繁杂喧嚣的时光里从容地展开书卷,捧一缕书香,在阳光下,细嗅芬芳;一支笔、一本书,在翰墨飘香的日子里,细数光阴流淌......

clip_image026.jpg

“婚姻让人畏缩,它把女性关了起来。”《玩偶之家》里,娜拉是丈夫海尔茂的“小鸟儿”“小松鼠儿”。是他攥在手里、掌控着一切的占有对象。但,娜拉是个人,却要被套上一层玩偶壳子;但,更可怕的是,这套在壳子里的人,有千千万万个女性。18 世纪的欧洲人普遍相信“妇女天性论”,即女性在天性上是劣于男性的。马丁·路德说:“如果她们(妇女们)谈论家务以外的事情,对她们就很不合适了……女人就是为了家务而被造就出来的,而造就男人则是为了政治、为了世俗统治、为了战争和在法庭上的辩论、为了管理和领导。”就算是到了今天,这样的想法也依然存在。“女人啊,这一辈子嫁个好人家、生个孩子就行啦”的不公义务,“生了孩子怎么不待在家里看孩子,还来工作”的职场歧视。这个世界对于女性过于苛刻,甚至就连正当的“女权”也要被嘲弄成“女拳”。这密不透风的玩偶壳子将我们包裹在一个闷热浑浊的空间里,喘不过气。

        ——高二(1)班韩心仪读后感《玩偶壳子里面再无玩偶》(节选)


clip_image028.jpg

 娜拉的出走带给我们诸多的启示,要如何做才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新时代女性呢?我认为首先要经济独立。女主人公娜拉就是因为经济无法独立,才会被迫需要借钱给海尔茂看病,才会被海尔茂说是“小败家精”,而想要经济独立,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和坚定不移的意志,才能走向真正的女性独立!屠呦呦,我国著名女药学家,在她自己的研究领域里,不懈努力,最终研制出了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并因此拿到了诺贝尔奖,这是许多男性医药学家穷尽一生也无法完成的成就,而她做到了!还有我国的女航天员王亚萍,同男航天员一道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聪明才智。她们都是新时代女性的楷模!娜拉是旧社会女性思想解放的先驱者,她仿佛是黑暗里的一束光,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做新时代女青年!

    ——高二(3)班王梦思读后感《黑暗中的一束光》(节选)


clip_image030.jpg

在我看来,“断”舍离,是娜拉成长的的第一步。“走”出去,是娜拉成长的第二步。 “寻”自己,是娜拉成长的第三步。巴斯卡曾说:“人,不但与别人各异,有时候甚至跟原来的自己,也迥然不同。”世界是一个绚丽的舞台,每个人都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或许你的故事并不精彩,也并不起眼,但请记住,为自己鼓掌,为自己的勇气、梦想,执着留下掌声。

——高二(4)班胡元读后感《追寻自我,为自己鼓掌》(节选)

clip_image032.jpg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我对娜拉、对她最后用一声“砰”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与不公的感受。可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玩偶之家何曾不是社会权利下的悲剧,这一刻的观望者,下一秒就可能变为傀儡式的玩偶。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思考的不再局限于娜拉代表的女性独立,而是社会里每个人的觉醒与独立。应对残酷万分的现实生活,要有面向未知与困难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换来看尽世界美景的运气。

——高二(8)班贾若君读后感《宁可抱香死,不愿落北风》(节选)

 

人们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牵手书香路,氤氲共读情,打开一扇门去看世界,挥动一支笔去品生活。我们发现:

诗,不在远方,一直在身旁,一直在心里,一直在眼里。

最远也就只在水的对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最远也就在去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最远也不过十里,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最远也只是在心田之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远方,其实原来就在近旁,

没有眼前之门,哪有东吴万里船,

没有头枕之窗,哪有西岭千秋雪。

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阅读就是这么亲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枉然,阅读就是这么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