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中荣获市一等奖省三等奖
例谈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朱莎
(蚌埠市蚌山区铁路中学,471429594@qq.com)
摘要:数学的发展需要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进步,变式教学正是符合创新理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变式教学是现阶段倍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同时在互动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在学习不同的内容时,采取特定的变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原则, 应用.
变式教学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问题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的变式,进而明确问题的本质,确定事物间的联系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变化中寻求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变式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变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变式教学活动中,我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变式教学的原则
1.目标导向原则
每一节课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学生需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因此,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高效地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在这里要注意,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不然会导致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不能很好的突出教学重点。
2.有效渐近性原则
在变式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置变式。变式的设置要有层次,如果跨度太大,会使部分学生丧失信心;如果跨度太小,又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探究,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生本原则
新课标提出了“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走下“知识的神坛”,从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转换成引导者。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变式,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反思性原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获得成长。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同样也是反思性学习的督促者。在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反思条件,设置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以提高反思效果,真正掌握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