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名师工作室举行开题报告会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
大数据背景下,推进微课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
课题批准号 |
|
课题承担人 |
张拥军 王传友 |
所在单位 |
蚌埠铁路中学 |
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制
2017年2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开题时间:2017年2月28日 地点:教研活动室 评审专家:市教研室刘传友老师 、金舒华副校长、教科室主任魏宽华 参加人员:全体课题组成员。 课题负责人王传友书记主持,课题负责人张拥军宣读开题报告,宣布各分课题组长,课题近、中、远期任务和目标。
|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3000字,可加页) 课题名称:大数据背景下,推进微课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看似没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许多人称之为“碎片化”。但是微课是针对特定的目标人群、传递特定的知识内容的,一个微课自身仍然需要系统性,一组微课所表达的知识仍然需要全面性。微课的特征有: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前期对理科通用教材化学必修1,2,选修4,5分章节,重难点微课制作,由现在所在的年级各完成相对应的任务。(1年半左右全部完成) 2.中期其他备课组选用,修改,课题组全体修改,在为较成熟的微课库,全组共享,云上传,在已有的基础上,各年级结合各届学生自身的程度,学生网上学习,并上传修改意见入汇总人张拥军处。 3.定期做学生征集意见,师生共同研究,并微课选题,重难点攻克角度进行多维度评估、学生的学习轻松度、学业成绩做比对。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多人次的论文。 4.完成选修3,5校本课程的微课开发,实现微课精品化,形成学校化学组特色。 5.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许多情况下是要借助网络技术的。比如在线教育、PK学堂(国内首创竞赛式学习平台,好玩刺激、激发兴趣,高效快捷,成就名师,线上学习从PK学堂开始),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我们在设计制作的时候,重要的恐怕不只是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借此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理念和生活观念。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 1、教育部关于申报微课与翻转课堂课题研究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定于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承担具体研究组织工作。 2.教育部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
为了落实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在总结上届活动取得的优异成果的基础上,再次携手北大未名集团于2014年11月20日至2015年12月31日开展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优秀微课征集活动。 3微课的区域实践效应及应用前景展望 2010年11月,佛山市教育局启动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征集评审活动,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并积极参与了此项活动。全市共征集到1700多节优质规范的教师微课参赛作品,内容覆盖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重点、难点和特色内容,教学形式丰富,微课类型多样,充分展示了广大教师课堂教学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的课程整合能力、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个性化的教学风采。全市微课平台(图4)展播不到二个月,访问量就超过15万人次,受到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热捧,成为了第三届(2011年)“佛山教育博览会”上的一个亮点,佛山日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等众多媒体和网站纷纷予以了报道和转摘。 在网络web2.0时代,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Facebook、Youku、Tudou等)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微课资源库的校本研修、区域网络教研将大有作为,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特别是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平台 (四)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包括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科研手段和经费保障等) 1、立足本校学生,针对性强。领导对教育教研相当重视。 2、课题组负责人由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担当,组织,协调有力,分工合作,课题的推进会稳步有效。 3、课题组成员年轻有活力,现代化辅助媒体使用熟练,网络使用娴熟,课题组长对资源库建立有一定的经验。 4.本课题组成员结构中,市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一名,高级教师六名,其余全是中级教师,高级教师中年富力强,都在一线重点班级中带课,有中青年骨干,有硕士研究生,课题组成员积极各上,充满朝气,结构合理,团结进取。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预计有哪些突破课 题 组 分 工 (五)课题组分工情况 1. 初高中重点、难点微课库建立分工: 高中必修1/高三二轮 :组刘 蓓、 姚磊 薛 路 闵凡胜 高中必修2/选修5: 组李敏、 段玉明、 查 琼 、 张拥军 高中选修4/高三一轮: 组薛盛会、王传友、康秀峰、傅东祺 2. 网站资源库建设:张拥军 3. 微课审订、修订:王传友、康秀峰、段玉明、张拥军 4. 学生点击回访、意见征集、成文:闵凡胜、傅东祺 5. 微课材料归类、使用各项比对分析:刘芳、高霞 6. 汇总:张拥军 7. 材料整合与技术处理:余琴
(六)主 要 研 究 阶 段1.初期: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 初高中重难点微课系列制作完成,资源库完备 2.中期:2017年月10月至2018年10月修订,使用 收集问卷指标分析 3.后期结题: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 课题完成,分析成文,结题 (七)成 果 形 式
1. 阶 段 成 果 形 式:阶段性论文,参选论文、发表论文。微课资源库充实。
2.最 终 成 果 形 式完成系列论文; 1.微课库刻光盘、云盘上传,云共享。课题各项资料汇编成书 3.结题报告。 4.最 终 完 成 时 间:2019年3月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课题主持人签名
年 月 日
|
四、所在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