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史钩沉 - 波路壮阔
波路壮阔

蚌埠铁中,那些年,那些事 (1956—2006)

发布时间:2022-01-05 18:52阅读次数:

蚌埠铁中那些年,那些事

1956—2006

黄德孚

 

(一)

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蚌埠正式开埠。所以,有人把蚌埠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为了方便铁路员工的子女上学,1931年,在火车站附近开办了一所“扶轮小学”,它就是蚌埠铁一小的前身。

1956年9月,铁一小附设了三个初中班,那时候叫小学“戴帽子”。1957年,这三个班移到铁三小。当年秋季,铁三小又招了两个初一班,这样就有了中学的雏形。1958年4月3日,上海铁路局正式批准成立“蚌埠铁路职工子弟初级中学”。 1960年秋季开办高中班,又改名为“蚌埠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当时铁中和铁三小合用一个校园,1963年秋,铁中才迁入现址(原蚌埠铁路机械学校校园)。这时的校领导是梁鸣校长、唐云书记。

过去一直把1958年4月3日作为铁中建校日,因为上海局批文的日期是这一天。后来,铁中首届初中毕业生(1959届)提出,1958年才建校,怎么解释我们1959年初中毕业,难道说只上了一年,应该把建校时间追溯到1956年。学校认为这个建议有道理,从2006年起,建校时间就定在了1956年。

建校不久就遇到三年严重自然灾害给办学带来极大困难学校现存那几年的学籍表,纸张很粗糙,由于没有漂白,纸是土黄色的,这就是三年困难时期留下的印记。听老同志们说,那时由于生活困难,学生流失很严重,有的辍学以后上班去了,老师们便分头到铁路站段动员学生返校。老一辈的铁中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渡过了难关,使学校初具规模。

1962年原蚌埠铁路机械学校撤销,一批老师转入铁中。1960年到1964年,蚌埠铁路局给铁中陆续调配了来自北师大、华师大、同济大学、安大、安师大、合肥师院、上海体院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这些老师成为铁中师资队伍的第一批骨干。
      1965年7月,首届高中毕业班参加高考,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升学率在蚌埠市排名第三。(1960年招收的高一学生一年后转铁路机械学校,1961年高中没有招生。)

(二)

 “文化大革命”全国大中小学都停课了1968年开始复课,积压在小学几年的学生一下子涌进中学来。 1968年9月铁中初一招了16个班,1969年9月初一又招14个班,学校规模急速膨胀。可是1965年以后基本没有分进老师,1969年底,全校30个班,学生1800多人,可是老师总共不到五十人,师生完全不成比例。而且这时还面临1970年改春季招生和初一又要再招新生的压力。

1968年底,分局进了一批大学毕业生,其中不少来自重点院校。那一年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指示,分局在凤阳的板桥办了一个五七农场,把这批大学生还有当年进的铁路中专毕业生以及部分机关干部安排到农场劳动。这时正值铁中严重缺员,分局就把这批大学生一锅端到铁中。三十几个人,没有一个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当老师并不是初衷,但经过几年实践后,他们以及后来分来的69、70届大学生都成了教育教学的骨干。

1970年后, 学校规模继续扩大,1965年全校只有20个班,到1972年猛增到68个班,仅初一就有26个班,铁中成为当时蚌埠市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学。为解决师资紧缺的燃眉之急,分局除了从外省市、分局铁路站段以及铁小调进教师外,又从蚌埠市师训班选调一批“老三届”毕业生,苏州铁路师专的毕业生也陆续分来铁中。一部分同志虽然由于文革没有能参加高考,但工作尽心尽力,并积极参加进修,其中不乏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

文革十年,全校教职工身处逆境,忍辱负重,坚持教书育人,自觉保护校产,保护仪器设备、图书、学籍档案资料,作出了难能可贵的贡献。

(三)

1976年文革结束,1977年恢复高考,学校教学秩序慢慢恢复正常。知识分子的价值重新得到肯定,老师们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教学研究的风气也日渐浓厚起来。

为了把被耽搁的时间补回来,老师给学生义务补课司空见惯,一分钱加班费没有不要紧,就怕要不到课时。在其他中学,试卷都是教导处负责刻印的,铁中规模太大,靠教导处根本来不及,老师们就自己刻印讲义、试卷。当时不要说电脑、复印机、一体化印刷机,连滚筒油印机也没有,“钢板铁笔蜡纸”成了铁中老师们的三件宝,差不多个个会刻钢板,有的老师家里还备有手推油印机,刻好蜡纸连夜印出来,第二天上课用。

恢复高考后的那几年,铁中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崭露头角,教学成绩非常耀眼。特别是1980届,孙晹获安徽省理工科第三名、蚌埠市第一名,考取复旦大学;程岩全市理工科第二名,考取清华大学;严励也考取清华大学;陆娟全市文科(外语专业)第一名,考取南开大学;宇宝英全市文科(外语专业)第四名,考取安徽大学。1980届高中毕业生张卫民,不仅学业优秀,事业有成,而且乐善好施,他累计给母校捐资近三百万元,2007年建立了“铁中卫民基金”,这件事在蚌埠市和安徽省都被传为佳话。

铁中建校以来在高考中取得过不少优异成绩,但是像1980届这样,有多人在省、市名列前茅的,尚属罕见。当时的校领导是唐炳华校长、孙传英书记,还有周鸿声、刘占浩副校长。

1981年贡越被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录取,他是科大少年班录取的第一名安徽籍新生。同年,丁丽亚考入清华大学。

1987届陈伟考入北京大学,在校期间当选北大学生会主席,并担任全国学联副主席。

1992届杨敏高考成绩名列安徽省文科第九名、蚌埠市第一名,考入上海财经大学,杨敏还曾获安徽省高中语文竞赛第三名,他长期悉心照顾残疾同学,被评为蚌埠市“十大文明市民标兵” 。

恢复高考后,铁中在学科竞赛辅导中也取得了许多好成绩,特别是数学组,长期坚持,硕果累累。1978年崔士康获安徽省高中数学竞赛第五名。1981年孙宪国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安徽省第三名,沈俊、王晓辉获全国二等奖。 1983年吴晓瑜获高中数学竞赛全市第一名。 1990年尹鹏获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一等奖、安徽省第一名,1991年免试保送中国科技大学。

学生科技活动中多项作品获奖,1986年被评为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单位

    铁中有重视体育的传统群众性体育活动有很好的基础,1982年铁中成为安徽省第一批体育达标先进学校。体育组老师特别能吃苦,老同志热心搞好传帮带,早年就培养出不少优秀运动员。如王春琴1964年省运会获400米第一(破纪录)、安翠兰获省百米冠军(她的百米跑成绩作为校记录至今未被打破)、郭小林1973年曾打破800米全国记录,并保持七项省记录,等等。多年来铁中在省市体育竞赛中屡获佳绩,曾三次参加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铁中老师人才济济,擅长文艺的不在少数,师生经常同台演出。历史上铁中曾办过几届“文艺班”,学生们能歌善舞,出了不少人才,有的后来还走上了文化系统领导岗位。1977年,铁中倾全校之力,组织排练《长征组歌》,周鸿声校长亲自担任指挥,多位老师担纲朗诵、领唱、伴奏。《长征组歌》首场在二七文化宫演出,大获成功。后来在分局管内多地巡回演出,均受到好评。

   1975年4月,按分局要求,成立铁中地震测报站,站址就在现在的体育组办公室院内。从在大操场深埋探测仪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在全国地震系统知名度较高的地震监测台站。由张同济老师创造的“单台多点地震速报法”、“多通道微机控制动物活动监视仪”获国家地震局及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在华东地区几次中強地震发生时,由于先于专业台站准确速报震中位置,为上海铁路局及地方政府恢复社会生活、生产秩序作出突出贡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曾有过多次报道。

进入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小学生源的减少以及铁二中铁三中铁路技校的相继开办铁中学生人数逐年下降班级数逐年回落1972年68个班,1983年43个班,到1989年更减少到只有30个班。

这段时期,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在数量上出现超员,另一方面是全国性人才流动的浪潮开始涌动。在此背景下,不少老师陆续调离。有的调到分局机关,有的调到分局电大,有的调到铁二中铁三中铁路技校更多的调到外地。从1979年到1993年,铁中共调出教师110人(不包括干部工人),其中相当多的是骨干教师。这些老师刚到铁中时都很年轻,他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铁中,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多有建树,虽然调走了,同样功不可没,值得我们敬重!不少同志调走以后一直怀念铁中,关心支持铁中的发展,林瑞骏老师就曾给学校引进捐资十万元。

优质师资是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条件,骨干教师的连续流失使铁中教学工作受到很大冲击,经过几年的负重爬坡,学校才走出困境。在这个过程中,八十年代后分进铁中的年轻教师在老教师们的帮助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姚跃林校长、陈永利校长就是这个时候到铁中工作的。

(四)

1994年,随着“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精神,1994年,安徽省教委下发了《关于重新评价命名五十所省重点中学(后更名为“省示范高中”)》的通知。件中有下面一句话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企事业部门办的条件好、质量高、有特色的中学也可以申报参评”。 

改革开放初期在地方遴选省市重点中学的时候铁中曾经想争取入围,但由于隶属关系的原因,这个愿望没有能实现现在省教委的文件明确说明企业办的中学可以申报参评这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学校党政一班人经过仔细研究分析认为应该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建省示范高中的目标。第一,创建是具有巨大号召力的一面旗帜能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凝聚起来使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第二,学校需要有一个体现资质的品牌。创建难但是不创建没有名份,没有品牌,学校今后会更难。

当时,全市提出创建省示范高中目标的只有两所学校,一所是二中,另一所就是铁中。二中本来就是省重点中学,创建省示范高中顺理成章。对铁中能不能创建成功,不少人是持保留态度的。的确,铁中虽然在上海铁路局所属的中学内排位居前,并于1993年经铁道部教卫司评估,步入全国铁路重点中学的行列,但企业办学的性质决定了铁中生源不可能大范围择优,因此与省、市重点中学蚌埠一、二、三中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那时的铁中连市重点中学都不是,所谓“名不见经传”,要跻身省示范高中的行列确实谈何容易。

但实现创建目标也并非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

首先省、市教委支持,而且有政策上的倾斜。九十年代中期企事业部门办的中小学移交地方政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通过创建争取铁路部门铁中更大的的支持不仅对铁路职工是一件好事而且对今后优化地方中学的格局也是一件好事省、市教委支持铁中申报,既说明他们看好铁中信任铁中说明省市教的眼光很有前瞻性的

其次创建从一开始就得到路局和分局领导的支持,得到路局教委和分局教委的帮助和指导。路局在“九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每个分局都要创建一所省级重点中学的要求,分局也把这一目标写进了“九五”教育发展规划。创建一旦进入企业发展规划,人力物力财力就有了保证。

第三,校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和优良传统,办学思想端正学校风气正,管理规范硬件有基础,教学质量曾经有过辉煌,在经受了教师外流的冲击之后,已经走出低谷,而且在德育体育、美育、科技活动等方面也亮点频现初具特色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铁中领导班子团结务实。党总支书记姜学文同志一贯重视学校党风建设和班子建设,学校党组织连续十五年荣获分局“党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校领导班子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分局“四好班子”,这在分局基层单位中也是不多见的。

第四,省示范高中的评估标准重视升学率,但不唯升学率。示范高中是示“办学水平”之范,示“素质教育”之范,铁中生源不能大范围择优众所皆知,这样的学校能够达到示范高中的标准,更有示范性,更有说服力。

上面这四点,在创建过程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本来,省示范高中是必须实行初高中分离的。我们力陈企业办学的特殊性,得到了省市教委的理解和支持,同意铁中继续保留初中。这样,就省掉了许多难题。学校党政工团、师生员工拧成一股绳,人人为创建出力。 

创建省示范高中是对学校工作的全面优化,当时有一句话:省示范高中的牌子等不来,喊不来,要不来,买不来,只能脚踏实地干出来。在创建既要高质量地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又要根据评估标准不断完善软硬件。大家勤勉工作,真正是做到了夙夜在公。其中的甘苦,我就不多说了。

创建省示范高中推动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形成鲜明特色。1996年被铁道部授予“读书育人特色学校”称号,1990年以来一直保持了蚌埠市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手拉手互助活动先进单位1998年,经蚌埠铁路分局万名职工投票推选,铁中获分局首届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奖,被命名为“分局文明示范学校”。

1995——1999的五年内,在分局支持下,共引进、调入教师近七十人,为学校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同时,一批路局、分局学科带头人及省、市教坛新星脱颖而出。由于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也逐年攀升1998年我校高中重点班高考录取本科46人,199954人,2000年101人,2001年118人,(一本50人)。陈成2000年市区理科第一名,考入浙江大学;2002年陈伟松市区理科第一名,考入清华大学。

在创建过程中设立的艺术节、科技节以及“铁中之星”评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一年一度常态化的校园盛事。2001年,学生科技项目“从香烟烟雾对酶的影响看吸烟的危害”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一等奖和 “英特尔少年英才奖”。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路局、分局密集投资,使学校教育装备全面升级,校园面貌显著改善。1996年新建主教学楼;1997年翻修体育场、新建校门;1998年美化校园;1999年改造实验楼、全面更新内部设施;2001年根据整改要求又新建了综合楼。

经过全校师生员工整整五年的拼搏,铁中终于实现了创建目标,完成了路局、分局领导及广大铁路职工对我们的重托,圆了几代铁中人为之奋斗的梦想。

1999年4月11日,蚌埠铁中被命名为上海铁路局示范学校。1999年11月20日,蚌埠市教委批准蚌埠铁中为市示范高中。

1999年12月16日,蚌埠铁中通过省示范高中评估验收专家组的评估。同一批接受评估验收的还有蚌埠二中。

2000年3月29日,安徽省教委发文批准蚌埠铁路中学为省示范高中。

2001年6月19日,举行“安徽省示范高中”授牌仪式。蚌埠一中、二中、三中、铁中同时获得这一殊荣,此后就有了一、二、三、铁这个叫法。

省示范高中的成功创建,是铁中的第二次创业,它使学校办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00年7月,原蚌埠铁三中并入我校,加上高中的持续扩招,铁中再次成为全市市区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

(五)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以后,国有企业自办中小学的分离移交工作提速。2003年2月27日,蚌埠铁路中小学移交蚌埠市人民政府的协议书正式签字,4月9日,举行移交仪式。几十年形成的铁路情结难以割舍,许多教职工在得知已经正式离开铁路的消息时眼里满含热泪。后来,在议到校名要不要改的时候,大家一来是对“铁中”这个名字有感情,二来觉得“铁中”在蚌埠市民中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蚌埠本身就被称做“火车拉来的城市”,和铁路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原来的正式校名中只去掉了“职工子弟”四个字,变为“蚌埠铁路中学”,但蚌埠铁中作为铁路职工子弟中学的历史,从此画上了句号。

截至2003年移交地方,铁中累计培养初中毕业生19560人,高中毕业生9213人,绝大部分是铁路职工子女。铁中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在各自的岗位建功立业,涌现出不少英模人物、领军之材、业界精英和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许多铁中当年的毕业生如今接过自己老师手中的教鞭,站在了铁中的讲台上。还要提到的是,多年来铁中为分局教育系统培养输送了不少教育管理干部,蚌埠市一些重点中小学的主要负责人也是铁中毕业生。

移交后的蚌埠铁中不负众望,继续健康发展。2003年,孙智雯高考成绩市区文科第二名,考入国际关系学院。2004年,季博轩中考成绩全市第一名;秦伟高考成绩全市(含三县)文科第一名,考入复旦大学。2007年刘颖高考成绩全市(含三县)文科第一名,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专业,安徽仅招1人)。2005年铁中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两项学生科技成果获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项目一等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2006年,铁中被命名为蚌埠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文明单位。

 

   (黄德孚, 1968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196912月到蚌埠铁路中学任教,中学高级教师。19786月起先后任铁中教导主任、副校长各5年,19884月至20048月任铁中校长16年20048月至20066月任铁中党总支书记,20066月退休。